钙与维生素D在人体中是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关系,共同维持骨骼健康和多种生理功能。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脂溶性维生素,有多重作用: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参与组织细胞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
维生素D来源有二:皮肤经阳光照射合成的D3和食物摄入的D2(如光照蘑菇、野生海鱼)。这些D在肝脏代谢后,以25(OH)D2和25(OH)D3形式存在,其中25(OH)D3是血液中主要的维生素D形式。

1、维生素缺乏的相关疾病
维生素D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疾病。在儿童中,这种情况被称为佝偻病;而在成人中,根据缺乏程度的不同,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或骨质软化症。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的缺乏还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诱因。

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尤其是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会导致骨软化、骨转化增加、骨量下降,进而增加骨折的风险。此外,低水平的25-羟基维生素D与骨密度降低有直接关系,因此检测其含量有助于评估骨代谢状况。

除了对骨骼健康的影响,维生素D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联,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2、维生素 D 缺乏的诊断标准
体内能够检测到的维生素D代谢物多达40余种。在这些代谢物中,25-羟基维生素D在循环系统中的含量*高,因此它可以作为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有效指标。目前,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已被广泛认可为评估维生素D状态的*合理方法。
以下表格根据国标WS/T 677—2020提供了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参考判定值。
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参考值

3、哪些人群应该进行维生素 D 检测?
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相当多样,涵盖年龄、肤色、季节变换、地理纬度、海拔高度、日照时长、日常着装习惯、采取的防晒措施、个人的饮食习惯、空气质量、体型肥胖程度以及服用可能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等。
4、维生素 D 的检测应用
(1) 权威监测体内维生素D状态,可制定适当的饮食或补充方案,有助于有效补钙。
(2)维生素D监测对诊断特定代谢紊乱(如骨软化等)至关重要。
(3)监测维生素D对探究病变群的病理机制及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4)对服用维生素D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其水平,以调整剂量并预防中毒。
5、维生素 D 缺乏症的补充措施
增加日照和摄入含维生素D食物是预防其缺乏的经济高效方法。皮肤暴露于UVB紫外线下可自然合成维生素D,但隔着玻璃或涂抹防晒霜会降低效果。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鱼及谷物奶类,还有香菇和鱼肝油都富含维生素D,口服膳食补充剂也是安全高效的补充方式。

小结一下:钙是“建筑材料”,维生素D是“搬运工”和“指挥官”,二者缺一不可。保持充足维生素D水平,才能让钙发挥*大作用,维护骨骼健康和整体生理功能。嘉陵医院检验科开展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为临床判断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