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什么是安宁疗护病房?
安宁疗护病房是针对完全失能人员或疾病终末期(比如癌症晚期),进行全日制护理的机构。顾名思义,就是延续生命安宁调养。安养在佛教语境里指的是极乐世界,谓众生生此世界,可以安心养身,摆脱人间烦恼的乐土。嘉陵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作为医院的医疗延伸服务,我们依从托养者和/或家属的意愿,以淡化治疗效果,给予基本康复、标准护理,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让托养者无痛苦有尊严的度过余生。
PART 02 安养理念
我们结合国情提出在安养过程中,提倡“四个理念”:
1、无创操作:不再做破坏病人机体造成损伤的检查和治疗;
2、基本医疗:不再用贵重药品,也不再做昂贵检查。只提供基本用药,注重护理(部分药品需要家属提供);
3、人文关怀:尽量让安养者看起来舒服干净;家属根据情况自由探视;义工爱心服务如读报、助念、聊天等;
4、自然死亡:对于死亡过程不做过分抢救,不再心肺复苏,不再呼吸机辅助呼吸。
PART 03 收费标准
我们设置了3种病房,供家属选择:
1、基础病房:三人间,200元/日
2、标准病房:双人间,250元/日(除医药费用外包干)
3、加强病房:单人间,300元/日(除医药费用外包干)
(安疗期间,产生的医药费用按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收取)
PART 04 我们为什么要开设安宁疗护病房?
临终老人是更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临终关怀就是让每一个生命末期的人都能得到关爱和帮助,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后的旅程,同时让亲属也能得到社会和心理的支持与安慰,平顺地度过哀伤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临终关怀成为生命终点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心灵呵护服务作为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起步,从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出发,实施并推动心灵呵护事业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高质量发展健康保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临终关怀的社会需求
2000 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5月11 日国家统计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关键数据。其中,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0至14岁人口25338万人,占17.95% ;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 ;60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万人,占18.70% (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 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做不了”的数量划分失能等级。2020 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为4250万人,预测2030年中国失能 /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6290万人。他们的养老、医疗和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1亿多户家庭。
重症、临终老人,并非都是马上就要死亡的老人,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因为疾病或自然原因而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病变或衰退,不再主动进行没有康复可能的医学治疗,而是主要采取姑息疗法,以减轻其身体的痛苦,延缓其病情恶化的老人。姑息疗法在尊重老人生命尊严和保障老人生命质量的基础上,陪伴其宁静、祥和地走完生命的*后旅程。这样的老人可能有10个月到3年甚至更长的存活期。比如,癌症晚期的老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植物人状态的老人以及出现其他不可逆的脏器逐渐衰竭的老人等。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版)记载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人/10万人,农村为8.58人/10万人。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较低水平。据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研究报告,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杀率达到了51.5人/10万人,在世界上排名第24位,老年人自杀率较高。可以看到,给予老年人,尤其是处于临终期的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有可能影响到其生命和死亡过程的质量。人们不仅需要健康地活着和老去,而且需要有尊严地离世。
老年人对死亡的孤独、恐惧或纠结不仅仅在临终前,他们在面临失智、失能或重症时也都会产生同样的心理。这个时候他们除了需要生活和医疗上的临终关怀,同时也非常需要心灵呵护。
中国有4000多万失智、失能、重症、临终老人。满足他们在临终关怀中的心灵呵护服务需求,是全社会努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等方式共同满足老人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