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生产与职业活动中,
职业危害因素无处不在,
无论是粉尘、噪声、化学毒物,还是物理辐射等,
都可能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如何通过有效手段进行从根源的防控,
从根本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呢?
请收下这份快问快答。
1、为什么会得职业病?
·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
·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接触粉尘应该如何预防?
长期吸入各种粉尘导致的尘肺病是不可逆的。
所以粉尘的控制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遵循“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切记:不能用棉纱口置和医用口罩代替防尘口置。
3、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应该如何预防?
工作中接触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应注意预防窒息和刺激性气体中毒。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修设备,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加强通风和日常监测,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装置自动报警设备,正确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4、接触噪音应该如何预防?
工作场所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可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耳聋。
根据噪声源的不同性质,采用隔声、消声、吸声材料、设施,使声源强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场地应做好噪声源和噪声传播的控制。
5、接触高温应该如何预防?
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要注意预防中暑,严重可致热射病,甚至死亡。
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技术措施,供给含盐清凉饮料、补充营养,特殊高温作业劳动者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阻燃、通风防热服。
6、接触射线应该如何预防?
工作中接触放射线可能导致急、慢性放射性疾病、癌症或遗传疾患。
从事放射工作作业时,应正确使用放射防护用品,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进入可能存在大剂量的放射工作场所时,需携带报警式剂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