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与麻醉科携手开启镇痛新模式
面对晚期癌症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如何让他们在生命*后阶段保有尊严与安宁?近日,嘉陵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与麻醉科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MDT),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提供“精准镇痛+人文疗护”的全方位照护,让患者在温暖与舒适中走完人生*后一程。
癌痛之困:当生命进入倒计时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超400万,约70%的晚期患者伴随中重度疼痛,部分患者甚至因剧烈疼痛丧失生存意志。“许多患者形容癌痛‘像骨头被碾碎’、‘像全身被火烧’,传统口服镇痛药效果有限,还可能引发便秘、嗜睡等副作用”,嘉陵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吕红丽副主任医师坦言。如何突破镇痛瓶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安宁疗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破局之道:麻醉技术赋能安宁疗护
为此,嘉陵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与麻醉科组建“疼痛管理联合团队”,将麻醉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入癌痛治疗。麻醉科副主任兼疼痛康复科主任唐毅介绍,团队采用“阶梯式镇痛方案”,针对不同疼痛程度和病因,灵活运用神经阻滞、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患者自控镇痛泵(PCA)等技术,结合药物滴定和动态评估,实现镇痛方案的个体化、精准化。“例如,对口服阿片类药物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我们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术,直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对需要长期镇痛的患者,植入鞘内镇痛泵,以1/300的口服药剂量达到同等效果,大幅减少副作用”。
身心共护:让生命末期有温度
技术突破之外,团队更注重“身心共护”。安宁疗护病房护士长张晓宇提到,患者入住后,医护、麻醉科等多学科成员会共同制定照护计划,既关注疼痛控制,也通过环境调整、音乐疗法、心理支持、放松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与恐惧。
“现在疼得轻多了,终于能睡个整觉,还能和家人好好说说话。”肺癌晚期患者李先生(化名)在接受联合镇痛治疗后,疼痛评分从8分(重度)降至3分(轻度),她的妻子感慨:“看着爱人不再被疼痛折磨,我们心里也多了些安慰。”
未来展望: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
数据显示,自多学科合作以来,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控制有效率达92%,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至98%。吕红丽主任表示, “医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延长生命,更在于敬畏生命,我们希望通过技术与人文的双重护航,未来将进一步推广多学科协作模式,让每一个生命在谢幕时都能少一份痛苦,多一份安宁”。
疼痛不应成为生命终章的底色。当医学与人文交汇,当麻醉技术与安宁疗护携手,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坚守。这盏“安宁灯”,照亮了患者*后的旅程,也温暖了生者的记忆。